免费小说网 > 时间足够你爱 > 说明

说明

免费小说网 www.smfxs.com,最快更新时间足够你爱 !

    关于历史的书写

    历史之于真相恰若神学之于信仰,前者之于后者皆不值一提。

    ————L.L. [1]

    两千多年前,利比-谢菲尔德驱动器横空出世。人类大移居就是从那时开始的,而且至今仍在进行,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因此,以单一叙事甚至多重叙事的手法书写历史失去了可能性。到了地球故乡的21世纪(格里高利历),只要空间和原材料允许,我们的种族已经具备了每百年都让人口翻三番的能力。

    恒星驱动器就为我们提供了空间和原材料,让人类得以从银河系的这个区以数倍于光速的速度向其他地方扩张,而且还能像酵母菌一样成倍繁殖。如果说我们在21世纪就实现了人口翻番,那么人类的数量现在已经达到了7×109×268人的程度。这个数字大到让计算的人情绪失控,因此,我们只能让计算机来代劳:

    7×109×268 = 2,066,035,336,255,469,780,992,000,000,000

    ————或者说超过两万亿亿亿人;

    ————若是将其看作蛋白质,其质量相当于太阳系三号行星————我们人类的母星地球质量的两千五百万倍。

    有违常理。

    若非发生了大移居,对于人类来说,这个数字实在是有违常理。我们拥有每一百年让人口翻三番的能力,却也面临着连翻一番都实现不了的危机。这个“危机”在酵母菌的增长规律中叫作曲线拐点:一旦到达该拐点,酵母菌将保持危险的零增长率,只待菌类自身迅速灭亡,增长率才会回升,这可以让微生物免遭自身造成的污染的危害;具体到人类,这个拐点可避免全面战争爆发导致的灭顶之灾,或者说避免“马尔萨斯终极解决方案”以另一种形式降临。

    但是(我们认为)人口数量并没有增长到如此恐怖的程度,因为大移居的基数肯定不到70亿人。相反,在那个时代的开端,参与大移居的仅有几百万人,之后的两千年中才陆续有几亿人从地球及其殖民星球向更遥远的地方迁移。这个数字虽小,但在不断增长。

    然而,我们无法合理地推测人类的数量,甚至连殖民星球的大致数量都无法得知。我们至多可以说目前肯定有超过两千颗人类殖民的星球了,上面居住着超过五千亿人。实际上,殖民星球可能是估测数字的两倍,人类数量则可能是估测数字的四倍,甚至更多。

    因此,在历史编纂中,人口统计成了无法解决的难题。我们收到数据时,这些数据就已经过时了,而且往往是不完整的。此外,数据的数量繁多,可信度参差不齐,需要我手中的数百名员工或数百台电脑夜以继日地努力分析、核对、填补和推算,还要将这些数据与其他数据参照、对比,才能将它们整合为报告。我们原本想达到的标准是让修正后的数据占比保持在95%,达到最低信度的数据占比保持在85%;而我们最后在上述两项中取得的成绩分别为89%和81%,这个成绩还在不断下滑。

    开拓殖民地的先驱对给故乡的办公机构发送数据记录一事毫不关心。在他们看来,当务之急是生存下去,并繁衍子嗣,再有就是铲除任何阻碍他们完成上述两个目标的绊脚石。通常,一颗殖民星球上的人类只有在繁衍到第四代时,才会想起来给相关机构发送相关数据。

    (事情只能如此,没有其他可能。一个对统计数据太感兴趣的殖民者,自己最终也会作为死亡人数而被统计。如果我也想移民,那么一旦我动身,就不会再关心相关机构是否将我记录在册了。然而,我从事这项本质上毫无用处的工作已经快一个世纪了,既是因为外在诱因,也是因为我的基因与天性。我是安德鲁昰杰克逊昰“计算尺”利比[2]的直系加强版后裔,更是老祖的后人,所以我想,我应该遗传了他不安分的本性。我想追随大雁南飞,去远方开阔眼界,再次步入婚姻,在人口尚不稠密的新星上留下十几个子女,然后,如果可能的话,再次启程,继续探索未知。等我整理好老祖的回忆录,就可以把这份工作推给管理委员会,然后学着老祖的样子,跟他们说一句“去你妈的,爷不干了”。)

    我们的老祖不仅是我的祖先,或许也是你的祖先,而且必定是当今世上寿命最长的人类,他是唯一见证了人类深陷危机和通过大移居化解危机的全部过程的人,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已经化解了危机。如今,就算人类失去五十颗行星,也能团结一致,继续前行。只需一代人的时间,我们勇敢的女性就能填补伤亡人员的人数。我这么说并非因为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遭遇;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遇上一个像我们人类这样刻薄、卑鄙且危险的种族。据保守估计,只需要再繁衍几代,我们的人数就会多到不可思议的程度;然后,我们还没有完全占领银河系,就要马不停蹄地离开这个星系,向其他星系进发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据远方发来的报告,人类的跨星系殖民舰队已经出发去探索无尽星渊了。这些报告未经核实,但是大多数富庶的殖民星球都与人口最为稠密的中心区域相隔甚远。因此,我在前文提到的未来指日可待。

    即便在最好的情况下,人们也很难掌握历史;而遇上糟糕的情况时,历史就是一堆真伪难辨、死气沉沉的记录材料。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见证人的描述了解到栩栩如生的历史,而我们的确拥有一个且只有一个这样的见证人,他的生命跨越了危机四伏的23个世纪和大移居。本办公机构可证实的范围内,史上第二长寿的人类只有一千岁多一点点。根据概率论,这世上应该还有一个人类的寿命是上述年纪的一半。不过,无论从数学还是历史的角度来说,我都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目前在世的人中已经没有第二个诞生于20世纪的了。[3]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老祖”是出生于1912年的霍华德家族成员的同时,也是2136年带领整个家族逃出故乡的那个“拉撒路·朗”吗?还是说他还有其他许多身份呢?问问题的人可能还会指出,所有那些验证身份的古老方法(指纹、视网膜等)现在都已经淘汰了。话虽没错,但是上述方法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靠得住的,而且霍华德家族基金会小心谨慎地使用这些方法是有特殊原因的。据基金会掌握的资料,出生于1912年的“伍德罗·威尔逊·史密斯”肯定和在2136年与2210年间活动的“拉撒路·朗”是同一人。且不说上述身份鉴定方法依然有效,我们现在还有更现代也更经得住考验的鉴定方法作为补充证明材料。首先是以克隆移植器官为基础的方法,还有后来出现的绝对权威的基因模式鉴别法。(有趣的是,大约三个世纪之前,就在塞古都斯[4]这儿出现了一个冒牌货,他移植了从老祖的一具克隆假体上摘下的心脏,结果因为排异反应丢了性命。)大约在2145年的时候,为了进行长寿研究,戈登·哈迪医生在“新领域”号星舰上从“拉撒路·朗”身上取下了少量肌肉组织并对这些肌肉组织进行培养;而这些肌肉组织的基因模式和我们在此提及的老祖的完全一致。证明完毕。

    但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你们必须自己判断。为了将本回忆录压缩到合理的长度,我省略了许多已查实的历史事件(诸位学者可在档案馆中查到原始资料),但是我收录了一些谎言和不太可能发生的故事,因为经过分析后,我认为一个人撒的谎比“真相”更能暴露他的真实情况。

    显然,以文明社会普遍奉行的标准来看,这个人是一个野蛮人,一个恶棍。

    但是,孩子怎么能评判长辈呢?那些造就了他的品质,恰恰是在荒野丛林,或者是在蛮荒疆域中存活下来所需要的。别忘了,无论在基因上还是历史上,大家都欠他的。

    要理解我们欠他的历史债,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古老的历史。它部分是传说或迷思,部分和尤利乌斯·恺撒被刺杀一样,是铁一样的事实。霍华德家族基金会是遵照1873年逝世的艾拉·霍华德的遗嘱成立的,他的遗嘱要求基金会的受托人将他的钱投入“延长人类寿命”的事业中去。这是史实。

    传说,他之所以有此遗愿是因为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愤怒和不满,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四十多岁就要死于衰老。他去世时年仅四十八岁,至死都未曾娶妻生子。因此,我们在世的人没有一个是他的血脉,但他的名字却因为他的一个执念————死神可以被打败————而得到了永生。

    那时候,四十八岁就去世并不少见。不管你们信不信,当时那个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五岁左右。不过这并非因为衰老。疾病、饥荒、意外、谋杀、战争、产子和其他暴力行为让大多数人在衰老到来之前就死了,但就算是跨越了以上所有障碍的人,他们因为衰老而死亡的预期年龄也就在七十五岁到一百岁之间,罕有能活过一百岁的。不过,每个族群中都有占了极少部分的“百岁老人”。有传说称,一个被称为“老汤姆捥帕尔”的人活了一百五十二岁,他是1635年去世的。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对该时代的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的概率分析显示,确实有个别人活了一个半世纪,但那只是凤毛麟角。

    基金会先是从前科学发展阶段的繁育实验着手,因为当时的人还不知基因为何物:他们用金钱鼓励(或者说诱使)家族中有长寿者的成年男女交配。

    不出所料,金钱的诱惑成功了;同样不出所料的是,这个实验也成功了。该实验来自基因科学诞生前畜牧业使用了数个世纪的经验方法:以加强某一特征为目的进行繁殖,然后剔除掉因此生出来的病弱者。

    家族档案中并没有记录早期的病弱者是如何被剔除的,只是显示若有人太年轻的时候就因衰老而亡,他们及其所有后代就会被从家族中连根抹去,因为那在霍华德家族中是不可原谅的重罪。

    在2136年发生危机时,霍华德家族全体成员的预期寿命都超过了150年,当时在世的部分人已经超过了这个年纪。那场危机的原因似乎有些难以置信,但家族内外的所有记录都一致认可了这个原因。霍华德家族因为活得太“长”受到了所有其他人类的威胁,面临着极端危险的命运。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那只能由群体心理学家来解释了,我只是一介历史记录员,对此无能为力。但是,这场危机确实发生了。

    霍华德家族被逮捕并关押在一个集中营里,其他人类准备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直到问出他们“永葆青春”的“秘密”。这是史实,不是迷思。

    故事讲到这里,老祖登场了。老祖十分大胆,又有说什么都能令人信服的撒谎天分。在今天我们大多数人看来,他对冒险和阴谋诡计有着单纯的热爱,做这些事的时候总透着孩童般的喜悦。老祖策划了一起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越狱行动,他偷了一艘原始的星舰,带着霍华德家族全族男女老幼(人数大约为10万人)逃出了太阳系。

    也许你觉得把这么多人塞进一艘飞船里似乎不可能,但你要知道,早期的星舰比我们现在用的大得多。它们相当于自给自足的人造小行星。打造这类星舰的初衷就是让它们能在太空中以低于光速的速度飞行多年,所以,它们必须得够大。

    老祖并非这出《出埃及记》中唯一的英雄,但是,根据我们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陈述,这场越狱的绝对主谋就是他。他就是我们的摩西,是带领他的人民冲出樊笼的那个人。

    四分之三个世纪后(2210年),他又带着大家回到了家乡,但这次并没有遭受牢狱之灾。因为他们回家的日子,是标准银河历一年,那一天标志着大移居的开端。大移居是故乡地球表面上的极端人口压力导致的,两个新发明让大移居成为可能:其一是利比-谢菲尔德超驱动器(这是当时人们对它的叫法,其实它怎么都不算是“驱动器”,而是一种控制多维空间的工具);其二是首个(也是最简单的)有效的生命延长技术:体外新血液培育。

    霍华德家族的逃跑直接导致了大移居。因为地球上短命的人类依然深信那个家族之所以长寿是因为掌握着一个“秘密”,于是便进行广泛的系统性调查,想要找到这个秘密;调查果然有让人惊喜的收获,虽然并非那个其实并不存在的“秘密”,但和它一样好。他们的收获是一种延缓衰老、增强活力和生殖力的疗法,后来这一疗法又衍生出了一系列疗法。

    在当时,大移居既是必要的,又具有可行性。

    除了谎话张嘴就来且说什么就能让别人信什么的能力,老祖还有一个惊人的天赋:无论身处何种情境,他都能在头脑中推演各种可能,然后让这些可能变成为达到他的目的而服务的工具。(他是这么解释他这种天赋的————“你总得想辙让青蛙跳吧。”研究他的心理测量家说,老祖有极强的心灵天赋,可以理解为能体悟“先兆”并且极为“幸运”。不过老祖对这些心灵测量家的评论就不太礼貌了。作为一介历史记录员,我选择保留意见。)

    虽然有承诺说这个延年益寿的疗法将向所有人开放,但老祖一眼就看穿了,将来享受这个疗法的势必只有那些权贵及其亲眷。到时候,数以亿计的平头百姓将受到限制,不得比他们的一般寿命活得更长,因为地球上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除非他们移民到别的星球上,那样一来空间就够了,每个人都可以想活多长就活多长。至于老祖是如何实现这一举措的,我们尚不清楚所有细节,但他似乎用了好几个人名和好几种隐瞒方式来办这件事。他将名下的几家重要公司交由基金会清盘结算;随后,应他的请求,基金会和霍华德家族用他变现后得到的钱搬去塞古都斯星,他则为自己的亲戚和后代保留了塞古都斯星上“最好的地产”。在当时在世的那些人中,有68%的人接受了这个开拓新领域的挑战。

    我们都或直接或间接地欠下了他的基因债。我们间接欠下他的债是因为移民其实相当于一种分拣装置,一种强制的达尔文筛选。在这种筛选下,基因优秀的人可以前往各个行星,而老弱病残只能待在家等死。(在24世纪和25世纪)被强制送走的人也难逃被筛选的厄运,因为后来新行星上也开始了分拣。在新领域,弱者和无法适应新环境的人都会死,活下来的都是强者,即使是那些自愿移民的人也经历了第二轮惨烈的特殊筛选。就这样,霍华德家族经历了至少三次优胜劣汰。

    我们欠老祖的基因债更好证明,有的只需要简单运算就能得出结论。如果你住在故乡地球之外的什么地方————不过,鉴于地球上的绿色山丘[5]目前的惨样,如果你能读到这本书,说明你肯定不在地球上————只要你能从你的祖先中说出哪怕一名霍华德家族的人————你们大多数人都能办到————那么你就极有可能是老祖的后裔。

    根据官方家族宗谱,这个概率是87.3%。同时,如果你是20世纪的霍华德家族成员之一的后裔,那你也是当时很多其他霍华德家族成员的后裔;不过,在这儿我们只谈老祖伍德罗·威尔逊·史密斯。到2136年危机时,霍华德家族中最年轻的一代人中近十分之一都是老祖的“正统”后裔。所谓“正统”,指的是这些人的出生都可以在家族记录中查到,而且其血统都通过当时可以采取的测试证实过。(繁育实验开始时,人类甚至都不知血型为何物,但是优胜劣汰的遴选方法非常有利于避免家族中的女性发生婚外性行为,至少她们不会与家族外的男人通奸。)

    如我所说,到现在为止,如果你有祖先是霍华德家族的人,那么你是老祖的后裔的累积概率是87.3%,但如果你的那位霍华德家族的祖先是最新的这几代人,那么这个概率就会无限接近于100%。

    但是,作为一个统计学家,我有理由————充分的理由(支持证据是对血型、头发类型、眼睛颜色、牙齿数量、酶类型以及其他遗传特征的计算机分析)相信,老祖有许多宗谱上没记录的后裔,有的是和霍华德家族的女子所生,有的则是和家族外的女子所生。

    含蓄点说,他是一个把他的种撒满这片银河系的无耻老淫棍。

    他盗走“新领域”号之后,这场《出埃及记》上演了许多年。这些年岁里,他没结过一次婚。根据星舰记录和当时人们的回忆录里记载的传奇故事,用一个上年头的词儿来说,他是个“厌女症患者”,一个讨厌女人的男人。

    也许,经过分析后的生物统计记录(还是不要看宗谱了)可以说明,他也没有那么难以接近。负责分析的计算机说敢和我打赌,那段时期出生的他的子女有一百多个。(我拒绝了打赌,因为有一次我和那台计算机玩国际象棋,尽管他让了我一个车,我还是输了。)

    那段时期,家族中人人都几近病态地看重长寿,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我并不惊讶。在当时,如果年纪最大的男性依然雄风不减的话————老祖肯定雄风不减————他肯定会被那些执着于诞下像他这么“优越”(“优越”是霍华德家族推崇的唯一标准)的后代的女性没完没了地纠缠,受到无穷无尽的诱惑。我们可以料想,那时候并没有人把婚姻状况当回事儿。霍华德家族的所有婚姻都是以方便为宗旨的权宜婚姻————这都是因为艾拉?霍华德的遗嘱————所以他们的婚姻罕有能持续一辈子的。唯一让人惊讶的是,想要俘获他的女人成千上万,最后却只有那么点儿能生育的女性想方设法达成了心愿。但老祖的脚步快得很,被女人绊住也能很快脱身。

    要是我今天见到一个男人,他长着红褐色头发、大鼻子,脸上挂着令人不设防的亲切笑容,灰绿色的眸子里却透着难驯的野性,我肯定会想,也不知道老祖多久之前刚刚光顾过银河系的这片星空。要是这个陌生人走上前来,我会伸出一只手,按在我的钱包上。如果他开口跟我说话,我会打定主意不和他打赌,也绝不答应他任何事。

    老祖只是艾拉?霍华德的繁育实验的第三代成果,他是怎么在没有接受人工回春的条件下,活过了他的前三百岁,并且始终保持年轻的呢?

    一定是基因突变。当然了,这么说等于承认我们不知道原因。不过,在他后来接受的几次回春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得知了一些关于他生理机能的情况。比如说,他拥有一颗大得惊人但跳得很慢的心脏;他只有28颗牙,无一是龋齿;他似乎对所有传染病免疫;除了接受过伤口缝合或回春术,他没有做过任何其他外科手术;他的条件反射极其快,但往往是合乎逻辑的,所以你可能会质疑我有没有用对“条件反射”这个词。他的视力无须矫正,既不近视也不远视,听力范围极广,他能听到极低的频率,而且对整个范围内的声音都异常敏感。他的辨色能力超出常人,甚至能分辨出靛蓝色[6]。他生下来就没有包皮,没有阑尾,显然也没有良心。

    他是我的祖先,我为此感到骄傲。

    贾斯廷·富特四十五世

    霍华德基金会首席档案官

    贾斯廷·富特四十五世

    [1] L. L. :老祖名字之一拉撒路·朗(Lazarus Long)的缩写。————编注

    [2] 安德鲁有杰克逊有“计算尺”利比(Andrew Jackson "Slipstick" Libby):昵称安迪有利比,海因莱因未来史中的虚构人物,一位几乎没受过正规教育,却才华横溢、直觉敏锐的天才数学家,老祖的朋友。————编注

    [3] 霍华德家族控制住“新领域”号星舰时,其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年龄超过了一又四分之一个世纪;除了老祖之外,这几个人都死了,死亡时间和地点均有据可查。(在此我将老玛丽·斯珀林死后重生的古怪案例排除在外,因为该案例极可能不实。)尽管他们有基因优势,且接受了被大众称为“不朽方案”的长寿疗法,但最后一个人还是于格里高利历3003年去世了。根据记载,他们大多数人的死亡似乎都是因为拒绝了再次回春。这个原因目前依然是第二常见的死因。

    [4] 塞古都斯:Secundus,拉丁语,意为“第二”。————编注

    [5] 地球上的绿色山丘:THE Green Hills of Earth是罗伯特·海因莱因发表于1947年的短篇科幻小说,后收录于同名短篇集中,同时它也是在海因莱因的小说中提到过多次的一首歌的名字。————译注

    [6] 靛蓝色:光谱中从波长420到440纳米的色彩,一般泛指介于蓝色和蓝紫色之间的颜色。人类的眼睛天生对靛色光频比较不敏感,包括艾萨克·阿西莫夫在内的一干人曾提议靛蓝色不应被视为单独的色彩,而应属于蓝色系或紫色系。————译注